賈康:房地產稅改革思路沒有被否定
編輯:環球時報 時 間:2016-01-18 閱 讀:次
去年8月,我國房地產稅法的立法程序正式啟動。然而根據規定,一項稅收法律的生效要走完一整套立法程序,即至少要經過全國人大一審、二審、三審,其間還要征求社會意見,房地產稅經歷該階段時一定會形成激烈的爭論,因此兩年內能否最終推進到人大審批通過,然后實施,真的很難說。 現在中央提出房地產去庫存,房地產稅的立法程序似被延緩。各...
去年8月,我國房地產稅法的立法程序正式啟動。然而根據規定,一項稅收法律的生效要走完一整套立法程序,即至少要經過全國人大一審、二審、三審,其間還要征求社會意見,房地產稅經歷該階段時一定會形成激烈的爭論,因此兩年內能否最終推進到人大審批通過,然后實施,真的很難說。
現在中央提出房地產去庫存,房地產稅的立法程序似被延緩。各相關部門的政策傳達重心放在了房地產市場去庫存上。財政部部署2016年財政工作時,也沒有直接提及房地產稅及相關事宜。
對此,有些人認為房地產稅的推出會因為去庫存戛然而止。然而我認為,房地產稅立法在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即使可以放一放,即使和原來改革方案要求的時間表不夠匹配,也并不意味著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明確的房地產稅改革思路遭到否定。在目前經濟形勢之下,兩者之間的關系,一個是長期制度建設的問題,一個是宏觀經濟遭遇的短期問題。因此,相關部門如在短期政策組合的安排上權衡利弊,本著輕重緩急和先后順序的合理把握,對事項進行靈活調整和有彈性的協調,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中央明確要求房地產市場去庫存,如配之以房地產稅暫緩,當然有著從市場層面上的近期考慮,這將輔助性地鼓勵民眾購房。但從根本上來說,這樣的做法應是出于目前宏觀經濟形勢表現的一種短期考慮,原本也需要管理層有統籌協調的彈性與靈活性。
眾所周知,中國經濟中房地產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目前來看,房地產市場的表現總體上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情況。一線城市在去年以來回暖明顯,二線城市則有的處在回暖過程中,有的卻還比較困難。而三四線城市,則幾乎呈現一邊倒的低迷態勢,這些城市正是宏觀層面要求的房地產去庫存重點。因為各地財政收入以及發展所需資金支持與房地產確實關系密切,房地產形勢如惡化,將拖累其發展全局。
讓路房地產去庫存化,除暫緩房地產稅外,去庫存還有更多政策方面的協調和考慮。比如,如何讓農民工切實參與到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去庫存的過程當中,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也非常重要,很多時候可以多措并舉。從目前來看,購房的政策環境已經在放寬,全國城市除北上廣深以及三亞外,行政性限購政策都已經取消,信貸、稅收方面的限制估計也會進一步放寬。
雖然如此,房地產稅推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未因去庫存而改變,其正面效應仍然值得期待:促使房地產市場趨向中長期供需平衡,增加有效供給;推動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加強地方稅體系的財源建設;調節收入分配,優化財產配置;提升直接稅比重,減少社會總體的“稅收痛苦”;在地方層面推動民主理財、依法理財的制度建設。
房地產稅立法程序如延緩,時間也不會太長,更不會是無限期的。何時啟動當然需要決策部門結合宏觀經濟調控和配套改革的各個方面綜合考慮。假設只看去庫存這一個變量,當去庫存大體達到既定預期時,相關部門就應及時積極地推動房地產稅的立法過程,這是國家長遠的現代化事業中制度供給側改革的客觀需要。